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和护理
0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糖尿病并发症分类
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综合症,糖尿病乳酸酸中毒
慢性并发症:
大血管病变:冠心病、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症
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肾病
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
糖尿病足
其他:白内障、青光眼
02
概念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胰岛素反调节激素增加,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而出现的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与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等一系列改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03
病理生理
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和升糖激素增加
↓
糖代谢障碍,葡萄糖不能正常利用
↓
脂肪分解增加,产生大量脂肪酸
↓
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酮体)
↓
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04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
三多一少
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
消化系统
恶心、呕吐、纳差、腹痛
呼吸系统
呼吸深而快,严重者呼气中有丙酮味(烂苹果味)
循环系统
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皮肤弹性减退,眼眶下陷,黏膜干燥
神经系统
头痛头晕,烦躁,嗜睡,昏迷
05
诱因
01
感染:呼吸道,泌尿道,皮肤
02
饮食失调:胃肠道疾病
03
治疗不当:中断药物治疗,剂量不足,抗药性
04
应激:外伤,麻醉,手术,妊娠,分娩,精神刺激,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
06
实验室检查
01
尿尿糖、尿酮体强阳性
02
01
清新薄荷绿
02
血糖16.7~33.3mmol/L
血酮体强阳性>5mmol/L
03
血气分析血pH
04
电解质血钾正常或偏低,血钠、血氯降低
05
其他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尿素氮、肌酐升高、血脂升高
07
治疗要点
补液
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
纠正电解质紊乱
维持酸碱平衡
去除诱因
支持与对症治疗
补液
是抢救DKA的首要和关键措施
原则是“先快后慢,先盐后糖”
补液的量和速度视失水的程度而定
开始补液速度应快,在2小时内输入生理盐水1000-2000ml,以后根据血压、心率、尿量、末梢循环等决定输液量和速度。24小时输液总量约4000-6000ml,严重失水者可达6000-8000ml。
胰岛素静滴
剂量按0.1U/(Kg.h)或每小时4-6U
每小时监测患者的血糖,如果静滴胰岛素2小时,血糖下降未达到滴注前血糖的30%,则胰岛素滴入速度加倍,达到目标后再减速
血糖下降不宜过快,以血糖每小时下降3.9-6.1mmol/L为宜,否则易引起脑水肿
当血糖下降到13.9mmol/L时,则改生理盐水为5%葡萄糖溶液,在5%葡萄糖溶液中 按2:1(葡萄糖(g):胰岛素(U))加入胰岛素。
纠正电解质紊乱
治疗初期,由于脱水和酸中毒,血钾多正常或偏高,经补液和胰岛素治疗后,钾向细胞内转移,易出现低钾血症。
患者没有高钾且每小时尿量在30ml以上,即可在500ml液体中加入氯化钾1.0-1.5g,一般每日补钾总量为4-6g。
严重者甚至出现心律失常或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
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钾的变化,心电监护可从T波变化中灵敏反应血钾高低,有利于及时调整补钾的浓度和速度。
酸碱平衡
DKA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治疗后会抑制脂肪分解,进而纠正酸中毒,一般认为无需额外补碱。
pH
但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可能会引起心肌受损、脑血管扩张、严重的胃肠道并发症以及昏迷等严重并发症。
每2小时测定1次血pH 值,直至其维持在 7.0 以上。治疗中加强复查,防止过量。
其他
去除诱因,支持与对症治疗
08
护理要点
急性期护理要点
卧床休息,专人护理
低流量氧气吸入,必要时心电监护
立即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路,准确执行医嘱,确保液体和胰岛素的输入
监测并记录血糖、尿糖、血酮、尿酮水平及动脉血气分析和电解质变化,注意有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密切观察和记录患者神志、瞳孔、呼吸、血压、脉搏、及24h出入量
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预防压疮和继发感染
急症期伴有恶心、呕吐患者先禁食,待症状好转后进少量流质,再逐渐过度到正常饮食
心理护理,指导患者配合各项检查和治疗
缓解期护理要点
疾病知识宣教:告知如何预防DKA的发生,让其了解DKA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以及保持糖尿病良好控制达标的重要性。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性别、年龄、理想体重、工作性质、生活习惯计算每天所需总热量。食物的组成和分配:高碳水化合物(50 % -60%)、低脂肪、适量蛋白质和高纤维的膳食。病情稳定的患者每天3餐1/5、2/5、2/5或各1/3分配。
运动护理:运动方式:有氧运动为主,如快走、练太极、做操、打球等。最佳运动时间时餐后1小时;运动量的选择:每周至少150分钟,每次30-40分钟。
使用胰岛素的护理:准确用药:按时、按量正确注射。胰岛素的保存:未开封的胰岛素放于冰箱2-8℃冷藏保存,正在使用中的胰岛素常温(25-30 ℃)可使用28-30天。宜选择腹部、上臂、大腿、臀部,注意注射部位间的轮换。
注射部位的轮换
小轮换
大轮换
住院患者低血糖管理流程
09
糖尿病健康宣教
图文来源:护生心语
编辑整理:护理传真
责任编辑:张昕芃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方家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