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这些人并非泛泛之辈,个个都是有学问的人。
【资料图】
2、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请出山。
3、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
4、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诸葛亮心里想,如果不先难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了。
5、诸葛亮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操捡了便宜。
6、现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图大计,等闲之辈哪懂得这个呢。
7、国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拿出好主意。
8、而口舌之徒,坐而论道,碰上事儿,却拿不出一个办法来,只能为天下人耻笑。
9、一番话,说得张昭哑口无言。
10、之后,一个谋士问:曹操屯兵百万,将列千员,你说不怕,吹牛吧你。
11、诸葛亮答:刘备退守夏口,是等待时机,而东吴兵精粮足。
12、还有长江天险可守,却都劝孙权降曹,丢人吧你。
13、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哑口无言。
14、扩展资料:《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吴群臣。
15、时值刘备新败,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
16、在此情势下,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辩才使对手一个个皆成“口”下败将,并最终说服了孙权,使孙刘联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成。
17、因有群儒诘问在先,不容不答,故宜先守,且守得从容,既曲尽事理,又详陈事实,将对手的诘问一一化解。
18、又因群儒来者不善,多有恶意,便于守住阵地后发起反攻,使论辩进退有致,引人入胜。
19、设若只守不攻,则必陷被动境地;若只攻不守,失去了据理陈词的部分,使论辩仅仅停留在口舌之争,则缺乏以理服人的成分。
20、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这些人并非泛泛之辈,个个都是有学问的人。
21、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请出山。
22、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
23、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诸葛亮心里想,如果不先难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了。
24、诸葛亮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操捡了便宜。
25、现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图大计,等闲之辈哪懂得这个呢。
26、国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拿出好主意。
27、而口舌之徒,坐而论道,碰上事儿,却拿不出一个办法来,只能为天下人耻笑。
28、一番话,说得张昭哑口无言。
29、之后,一个谋士问:曹操屯兵百万,将列千员,你说不怕,吹牛吧你。
30、诸葛亮答:刘备退守夏口,是等待时机,而东吴兵精粮足。
31、还有长江天险可守,却都劝孙权降曹,丢人吧你。
32、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哑口无言。
33、扩展资料诸葛亮以其高超的语言技巧使整个论辩过程精彩纷呈,于有限的语句中蕴含极深的意味,嚼之余香满口。
34、在谈到刘备新败之因时,诸葛亮说刘琮“暗自投降”,意在嘲讽东吴主降之士,“非等闲可知也”,示张昭等皆等闲无能之辈;又云“社稷安危,是有主谋”,寓昭等无定国安邦之策,反以妖言惑主,实祸国殃民之人。
35、步骘指出诸葛亮欲效张仪、苏秦的游说之举,诸葛亮却淡化张仪苏秦二人的辩士身份,而突出其豪杰的本色,强调二人“皆有匡扶人国之谋”,点出儒者们无勇无谋,只知巧言论辩,实则贪生怕死的本质。
36、诸葛亮避开某些辩士为一已之利益而游说的特点,在突出其“匡扶人国”大志的同时,也为自己张目,我为匡扶人国而来,你们却为葬送人国而辩,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37、舌战群儒三国中前期,刘备势力还很小,被曹操赶得走投无路。
38、想去投靠东吴,就是孙权。
39、派诸葛亮去做说客。
40、但是东吴谋臣处处刁难诸葛亮,诸葛亮凭着他的满腹经纶舌战群儒。
41、说得他们个个哑口无言。
42、后来经鲁肃协助,说服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43、煮酒论三国:42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背后是谁推动了赤壁大战?麻辣烫吧今天晚上可以吧你就说你是猪。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方家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