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材料
地层隆升的风化剥蚀作用使得整个古四川盆地在石炭纪末期基本呈现平原化地貌。在随后的二叠纪时期,地层由下而上形成了梁山组(砂页岩为主)、栖霞组(石灰岩为主)、茅口组(石灰岩为主),区域环境持续演化。下图为四川盆地二叠纪前古地质图及二叠纪栖霞组某地层厚度等值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点在二叠纪前相对隆升程度最大的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A.乐山 B.绵阳 C.重庆 D.达州
2.栖霞组地层厚度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是()
A.西北厚、东南薄流水堆积 B.四周厚、中部薄风力堆积
C.西北厚、东南薄海水堆积 D.四周厚、中部薄冰川堆积
3.该区域二叠纪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特征是()
A.金属矿产大量形成 B.地壳先升后降
C.朝着陆地环境演化 D.气候趋于湿润
简答题材料
美国地域辽阔,本土分布着48个州。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美国本土跨越的四个时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美国将本土跨越的四个时区的区时,分别命名为山地时间、东部时间、中部时间和太平洋时间。指出东部时间对应的时区名称。
(2)美国本土跨越的四个时区的边界并没有与经线完全重合,试解释其原因。
(3)与美国本土采用四个时间相比,我国尽管从东到西跨越5个时区,但全国统一采用北京时间,简述这样做的好处。
单选答案:
1.A 2.C 3.D
【詹胖解析】
【詹胖解析1】图为四川盆地二叠纪前古地质图,由所学可知,二叠纪前相对隆升程度最大的地层越容易被侵蚀,出露的岩层越老,可知图示乐山岩层为寒武纪,岩层最老,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詹胖解析2】由二叠纪栖霞组某地层厚度等值线图,可知分布特点为西北厚、东南薄,BD错误。栖霞组岩层主要以石灰岩为主,石灰岩的形成主要在浅海环境中,海水堆积最有可能,A错误,C正确。故选C。
【詹胖解析3】材料可知二叠纪时期地层由下而上形成了梁山组(砂页岩为主)、栖霞组(石灰岩为主)、茅口组(石灰岩为主),结合上题石灰岩的形成主要在浅海环境,变化特征是气候趋于湿润,D正确。金属矿产大量形成、 地壳先升后降、朝着陆地环境演化材料中无体现,ABC错误,故选D。
【詹胖点睛】
【詹胖点睛】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溶解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中。湖海中所沉积的碳酸钙,在失去水分以后,紧压胶结起来而形成的岩石,称为石灰岩。绝大多数石灰岩的形成与生物作用有关,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石灰岩有珊瑚石灰岩、介壳石灰岩,藻类石灰岩等,总称生物石灰岩。由水溶液中的碳酸钙(CaCO3)经化学沉淀而成的石灰岩,称为化学石灰岩。如普通石灰岩、硅质石灰岩等
简答答案:
(1)甲,西五区。
(2)为了避免把一个行政区划分为两个时区,造成人们工作生活的不便。
(3)更加方便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和协调。
【詹胖解析】
【詹胖分析】
(1)比较美国四个时区的名称,东部时间应与最东边的甲时区相对应,观察图中经线分布,西经80°穿过甲时区,根据时区计算公式:时区数=已知经度÷15°(若所得余数小于7.5°,商即为当前时区数,如果所得结果余数大于7.5度,则当前时区数为商加1),计算出甲时区所在的时区为西五区,因此,东部时间对应的最东边的甲时区为西五区。
(2)美国的各州州界是不规则的,因此为了避免把一个行政区划分为两个时区,造成人们工作生活的不便,州界不可能与经线完全重合。
(3)与地方时相比,美国本土采用4个时间已经很方便了。但我国统一采用北京时间,各种需要标准时间的文档以及各种精确时间的火车、飞机班次不需要来回换算时间,更加方便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和协调。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方家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