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热点 > > 内容页

为一个人 逛一座城 | 李石曾武康路旧居故事多

来源:新民晚报 发布时间: 2023-07-10 11:17:54

李石曾,原名李煜瀛,字石僧,著名教育家、故宫博物院创建人之一。李石曾早年参与发起和组织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李石曾在上海的居所有两处,一处位于武康路393号,另一处在思南路70号。


(相关资料图)

发起“留法俭学会”

李石曾的父亲是晚清军机大臣李鸿藻。1902年,他被选为清政府驻法大使孙宝琦的随员赴法国学习。

李石曾在法国用了半年多时间学习法语,而后进入蒙城农业实验学校读了三年,毕业后又到巴黎大学攻读生物学。

1906年,李石曾等在巴黎发起创办“世界社”,以“传布正当之人道,介绍真理之科学”为宗旨,“欲从各方面为促进教育之准备”,主张撷取各国文化之精华,兼容并蓄,熔为一炉。

1909年,李石曾在巴黎郊区开办“中国豆腐公司”,将中华传统工艺与西方工业革命成果相结合,发明了用机器生产豆腐。据说,李石曾还在巴黎开了第一家中国餐馆,叫“中华饭店”,菜谱里自然少不了各色各样的豆腐佳肴。李石曾喜欢吃素,还曾提出过“哲学素”的观点,倡导“以苦为甘”的人生哲学。

当时,中国豆腐公司下设一个工艺夜校,招收了四十几个华工以工兼学,这也是十几年后“留法勤工俭学”的雏形。

李石曾利用豆腐公司赚的钱,联合蔡元培等人发起“留法俭学会”,吸引国内有志青年出国学习,“输世界文明于国内”。1913年初,留法俭学会组织80多个青年赴法留学,遭到了袁世凯政府的阻扰。五四运动激发了爱国青年寻求真理的热情,先后有20批1600多人到法国勤工俭学,其中的五四运动骨干和积极分子还创办了一些革命团体,组织革命活动。

从思南路搬到武康路

李石曾在上海一开始住在马斯南路98号(今思南路70号),后来搬到武康路393号。

武康路393号原是黄兴故居,1916年10月黄兴在这幢寓所内病逝。后来几经辗转,李石曾成了武康路393号的主人。

1929年前后,李石曾把世界社迁至上海寓所——武康路393号。1932年,李石曾发起创办中国国际图书馆,它是中国第一所国际专业图书馆,由原来设于武康路393号的世界社图书馆改建而成,藏中外图书五万余册、中外杂志五百余种。

1936年,李石曾创办的世界学校也设在武康路393号。世界学校作为培养留法学生的预备基地,其创办宗旨与世界社一脉相承,亦倡导青年走出国门、开阔眼界,学习欧美先进技术,科学救国、教育救国。

武康路393号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其一为矩形建筑,建于1912年,仿英式古典建筑风格;另一为三角形,具有典型装饰艺术风格,建于20世纪30年代。整幢建筑以花岗岩为墙脚基础,底层筑有对称大理石露天台阶,立面以水泥仿石砌块衬托浅色横直线条,附以浮雕和装饰线角。南墙二三层间镶有弓形花色水泥阳台,左右用厚实的“牛腿”加以支撑,兼具装饰效果。

新民晚报记者 沈琦华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方家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